凯发app平台官网 访问手机版

《管仲论》的原文打印版、对照翻译(苏洵)-凯发app平台官网

《管仲论》由苏洵创作

原文:

管仲论

宋代-苏洵

  管仲相桓公,霸诸侯,攘夷狄,终其身齐国富强,诸侯不敢叛。管仲死,竖刁、易牙、开方用,威公薨于乱,五公子争立,其祸蔓延,讫简公,齐无宁岁。夫功之成,非成于成之日,盖必有所由起;祸之作,不作于作之日,亦必有所由兆。故齐之治也,吾不曰管仲,而曰鲍叔。及其乱也,吾不曰竖刁、易牙、开方,而曰管仲。何则?竖刁、易牙、开方三子,彼固乱人国者,顾其用之者,威公也。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,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。彼威公何人也?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,管仲也。仲之疾也,公问之相。当是时也,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。而其言乃不过曰:竖刁、易牙、开方三子,非人情,不可近而已。
  呜呼!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?仲与威公处几年矣,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?威公声不绝于耳,色不绝于目,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。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,徒以有仲焉耳。一日无仲,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。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?夫齐国不患有三子,而患无仲。有仲,则三子者,三匹夫耳。不然,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?虽威公幸而听仲,诛此三人,而其余者,仲能悉数而去之耶?呜呼!仲可谓不知本者矣。因威公之问,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,则仲虽死,而齐国未为无仲也。夫何患三子者?不言可也。五伯莫盛于威、文,文公之才,不过威公,其臣又皆不及仲;灵公之虐,不如孝公之宽厚。文公死,诸侯不敢叛晋,晋习文公之余威,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。何者?其君虽不肖,而尚有老成人焉。威公之薨也,一乱涂地,无惑也,彼独恃一管仲,而仲则死矣。
 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,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。威公在焉,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,吾不信也。仲之书,有记其将死论鲍叔、宾胥无之为人,且各疏其短。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。而又逆知其将死,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。吾观史鰌,以不能进蘧伯玉,而退弥子瑕,故有身后之谏。萧何且死,举曹参以自代。大臣之用心,固宜如此也。夫国以一人兴,以一人亡。贤者不悲其身之死,而忧其国之衰,故必复有贤者,而后可以死。彼管仲者,何以死哉?

    对照翻译:

      管仲相桓公,霸诸侯,攘夷狄,终其身齐国富强,诸侯不敢叛。
      管仲作丞相辅佐桓公,称霸于诸侯,排斥打击夷、狄等异族,终其一生都使齐国富强,诸侯不敢背叛。
    管仲死,竖刁、易牙、开方用,威公薨于乱,五公子争立,其祸蔓延,讫简公,齐无宁岁。
    管仲死后,竖刁、易牙、开方被重用,桓公死于宫廷内乱,五位公子争抢君位,此祸蔓延,直到齐简公,齐国无一年安宁。
    夫功之成,非成于成之日,盖必有所由起;
    功业的完成,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,必然由一定的因素而引起;
    祸之作,不作于作之日,亦必有所由兆。
    祸乱的发生,不是发作于作乱之时,也必有其根源而预兆。
    故齐之治也,吾不曰管仲,而曰鲍叔。
    因此,齐国的安定强盛,我不说是由于管仲,而说是由于鲍叔。
    及其乱也,吾不曰竖刁、易牙、开方,而曰管仲。
    至于齐国的祸乱,我不说是由于竖刁、易牙、开方,而说是由于管仲。
    何则?
    为什么呢?
    竖刁、易牙、开方三子,彼固乱人国者,顾其用之者,威公也。
    竖刁、易牙、开方三人本就是乱国者,但重用他们的是齐桓公。
    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,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。
    有了舜才知道流放四凶,有了仲尼然后才知道杀掉少正卯。
    彼威公何人也?
    那桓公是什么人。
    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,管仲也。
    回头看来,使桓公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!
    仲之疾也,公问之相。
    管仲病危时,桓公询问丞相的人选。
    当是时也,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。
    此时,我想管仲将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作答。
    而其言乃不过曰:
    但他的话不过是:“
    竖刁、易牙、开方三子,非人情,不可近而已。
    竖刁、易牙、开方三个人,不讲人情,不能亲近”罢了。
      呜呼!
      唉。
    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?
    管仲以为桓公果然能够不用这三个人吗?
    仲与威公处几年矣,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?
    管仲和桓公相处多年了,该知道他的为人了吧。
    威公声不绝于耳,色不绝于目,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。
    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,美色不离开眼的人,如无此三人,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。
    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,徒以有仲焉耳。
    他开始不重用他们,只是由于管仲在。
    一日无仲,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。
    一旦管仲没了,这三人就弹冠相庆了。
    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?
    管仲以为自己的遗言就可束缚桓公吗?
    夫齐国不患有三子,而患无仲。
    齐国不怕有这三人,而是怕没有管仲。
    有仲,则三子者,三匹夫耳。
    有管仲在,那这三人只是普通人罢了。
    不然,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?
    若不是这样,天下难道缺跟这三人一样的人吗?
    虽威公幸而听仲,诛此三人,而其余者,仲能悉数而去之耶?
    即使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,杀了这三个人,但其余的这类人,管仲能一个也不剩地除掉他们吗?
    呜呼!
    唉!
    仲可谓不知本者矣。
    管仲是不懂得从根本上着眼的人啊!
    因威公之问,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,则仲虽死,而齐国未为无仲也。
    如果他乘着齐桓公询问时,推荐天下贤人来代替自己,那么管仲虽死,齐国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。
    夫何患三子者?
    这三人又有什么可怕的。
    不言可也。
    就是不提他们也可以啊!
    五伯莫盛于威、文,文公之才,不过威公,其臣又皆不及仲;
    五霸中没有比齐桓公、晋文公再强的了,晋文公的才能比不上齐桓公,他的大臣也都赶不上管仲。
    灵公之虐,不如孝公之宽厚。
    晋灵公暴虐,不如齐孝公宽厚。
    文公死,诸侯不敢叛晋,晋习文公之余威,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。
    可晋文公死后,诸侯不敢背叛晋国,晋国承袭文公的余威,还能在一百年里充当盟主。
    何者?
    为什么呢?
    其君虽不肖,而尚有老成人焉。
    因为它的君主虽不贤明,但是还有老成练达的大臣存在。
    威公之薨也,一乱涂地,无惑也,彼独恃一管仲,而仲则死矣。
    桓公死后,齐国一败涂地,这没有什么疑问奇啊,他仅依靠一个管仲,管仲却死了。
     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,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。
      天下并非无贤人,确实是有贤臣而没有明君。
    威公在焉,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,吾不信也。
    桓公在世时,就说天下再没有管仲这样的人才,我不相信。
    仲之书,有记其将死论鲍叔、宾胥无之为人,且各疏其短。
    管仲的书里有记载他将死时论及鲍叔牙、宾胥无的为人,并列出他们各自的短处。
    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。
    这是他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。
    而又逆知其将死,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。
    而且预料自己将死,这部书实在是荒诞,不值得相信。
    吾观史鰌,以不能进蘧伯玉,而退弥子瑕,故有身后之谏。
    我看史鳅,因为活着不能荐用蘧伯玉和斥退弥子瑕,为此有身后劝谏之事。
    萧何且死,举曹参以自代。
    萧何临死,推荐曹参代替自己。
    大臣之用心,固宜如此也。
    大臣的用心,本来应该如此啊!
    夫国以一人兴,以一人亡。
    国家因一个人而兴盛,一个人而灭亡。
   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,而忧其国之衰,故必复有贤者,而后可以死。
    贤人不悲痛自己的死亡,而忧虑国家的衰败,因此必须再推选出贤明的人来,然后才可以放心死去。
    彼管仲者,何以死哉?
    那管仲,凭什么可以死掉呢?

    注释:

    〔管仲〕名夷吾,又名敬仲,颍上(今安徽颍上)人,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军事家。
    〔桓公〕即齐桓公。桓,南宋版避宋钦宗赵桓讳而均作“威”。
    〔攘〕排斥。
    〔竖刁易牙开方〕三人都是齐桓公时期备受宠幸的近臣。
    〔薨(hōng)〕古代称诸侯死。
    〔五公子〕指齐桓公的五个儿子,即公子武孟公子昭(后来的齐孝公)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元。
    〔讫〕直到。
    〔简公〕齐简公。
    〔兆〕预兆,证候,迹象。
    〔鲍叔〕姓鲍名叔牙,史称鲍叔,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大夫,善于知人,管仲之被重用,出自他的推荐。
    〔四凶〕旧传共工(古代的世族官)驩兜(人名)三苗(古族名,这里指其族首领)鲧(人名)为尧时的四凶。
    〔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〕据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载,少正卯是鲁国人,曾讲学而门徒众多,孔子当大司寇后将其杀害。但少正卯可能无其人而孔子杀少正卯也无其事。
    〔非人情〕管仲认为他们不合人情。相传,竖刁为进齐宫而自阉,易牙杀子而迎合君主,开方原本是卫国的公子,后来抛弃了父母来到齐国侍奉齐桓公。
    〔弹冠(tánguān)而相庆〕据《汉书》记载,王吉和贡禹是好朋友,取舍相同,世称“王吉在位,贡禹弹冠”,后用“弹冠相庆”形容即将做官。弹冠,弹去帽子上的灰尘。
    〔絷(zhí)〕用绳索绊住马足,这里是束缚的意思。
    〔匹夫〕这里指普通人。
    〔因〕顺着,趁着。
    〔五伯〕春秋五霸。
    〔桓文〕齐桓公晋文公。
    〔灵公〕指晋灵公,因暴虐,在位年时被杀。
    〔孝公〕指齐孝公,齐桓公之子。齐桓公死后,齐孝公在宋国的支持下夺得了王位。
    〔宽厚〕宽容仁厚。
    〔肖〕这里是贤明的意思。
    〔老成人〕原指“年老成德之人”,后指阅历多而办事稳重的人。
    〔惑〕这里指困惑不解。
    〔仲之书〕指《管子》。
    〔诞谩(dànmàn)〕荒诞无稽。
    〔史䲡(qiú)〕字子鱼,也叫史鱼,春秋时期卫国大夫。
    〔蘧(qú)伯玉〕即蘧瑗,春秋时卫国大夫,卫灵公时贤臣,天下闻名,孔子很敬重他。
    〔弥子瑕(xiá)〕春秋时卫国大夫,善于奉承,曾深得卫灵公宠爱。
    〔身后之谏〕据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记载,史䲡死后,让儿子不依照礼制停放尸体,国君如果问,便说自己未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。
    〔萧何且死,举曹参以自代〕据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载,萧何死前推举曹参为相。

苏洵相关作品
    晚岁登门最不才,萧萧华发映金罍。 不堪丞相延东阁,闲伴诸儒老曲台。 佳节久从愁...
      管仲相桓公,霸诸侯,攘夷狄,终其身齐国富强,诸侯不敢叛。管仲死,竖刁、易牙...
      为将之道,当先治心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,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,然后可以制利害...
      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。惟天下之静者,乃能见微而知著。月晕而风,础润而雨,人人...
      至和元年秋,蜀人传言有寇至,边军夜呼,野无居人,谣言流闻,京师震惊。方命择...
    打印版文档下载
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(推荐)
苏洵(宋代)

  苏洵(1009年5月22日~1066年5月21日),字明允,自号老泉,出生于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眉山),北宋文学家,与其子苏轼、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,世

管仲论图片
凯发app平台官网 www.cngwzj.com icp备案: 
古文投稿凯发app平台官网的联系方式 邮箱:cngwzj@foxmail.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,为个人网站,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,如无意间侵权,请联系告知,立马删除。
网站地图